随笔网
查看: 536|回复: 0

端平入洛 宋室余晖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收听

0

听众

随笔LV3

Rank: 3Rank: 3

积分
155
发表于 2022-5-16 10: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览五千年之源流,遍观历朝各家兴衰。发现唯有宋室(自徽宗起至赵氏覆灭),始终秉承着’一错再错’的原则和’将错误进行到底’的治国方针,通过长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将宋室带向了灭亡。这在世界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简直就是闻所未闻的奇迹。


翻阅史料一般遇到奏疏类的,我都会跳过不看或者不全看。除了武侯的《出师表》是从小就背熟的以外,其他奏疏也就三篇是全部看完的:一为王朴的《平边策》(百度百科上的译文上传审核通过了,但未署我名,火大);二为胡铨的《戊午上高宗封事》;三就是这次想说的宋理宗时乔行简上的奏疏,没查到此疏名字,就暂名其为《朝八陵复中原疏》吧,此疏创作时间为南宋联合蒙古灭了残金之后,端平入洛的前夕……


赵与莒的运气实在爆棚,本是流落民间的宗室之后(赵匡胤十世孙),无缘帝位。当时的东宫太子赵询(景献太子)向来看不惯史弥远,史弥远虽然大权在握,但为日后计硬是将赵与莒(日后的宋理宗)加塞进嗣位人选,待宋宁宗崩后,更联合杨皇后(杨桂枝)矫诏令赵与莒即位(改名赵昀)。登基之后的赵昀对史弥远言听计从,活脱脱的一个傀儡。


当时,金国已被崛起于草原的蒙古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还真是一报还一报),蒙古又约宋廷南北夹击灭金(又来?),宋廷在史弥远的主持下应约出兵(南宋领军者为孟珙),想来那时已经忘了当年’海上之盟’联金灭辽后的痛事,又再一次地重蹈覆辙,舍身往坑里跳。灭金后,因双方未达成协定,故宋蒙双方各自后退,河南地区成了真空地带。



彼时恰逢史弥远死,宋理宗开始掌权。一时间,朝中收复故土,拜揭宋帝八陵的呼声不绝,宋理宗也是豪兴大发,欲出兵收复中州故土(道理是对的,时机则是一塌糊涂)。就在此时,刚刚休年假的乔行简得到理宗欲出兵的消息后,急忙上了一道奏疏(朝八陵复中原疏),大意如下:

收复故土,拜揭先帝祖陵乃是国家大幸,但臣恐怕会出师不利,损兵折将。历来英明之主,欲拓土开疆的,必先整顿好内治。而如今,陛下您看看,在您的治理下,我国国力是否富强?您未亲政前,国内民生凋敝。亲政之后,又是否有革新善政?想要用正直之士,又未能使他们一展抱负。想要革除小人,却又未将他们尽行驱逐。国法纲纪如同儿戏,有法无行,视若不见。此其一也。

自古帝王欲使百姓效力的,需先得民心,民心才是治国之本。而这数十年来,官民间的沟通以‘利’为先,却不知‘义’字何在。百姓不鸟郡守,事有缓急之下,怎会有为国效死之人?当兵的不懂尊重将帅,临阵之时又怎会有人奋勇向前。奋发图强,是在于平日里的积淀,唯利是图,遑论其他。陛下您从未深想到这一层而做出改变去团结民心,而突然要驱兵北上,忠义之心有谁而发?我朝民众久患于州府盘剥,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处处,这些人都无时无刻不想着报复官府,若他们知道朝廷正有意经略北方,无暇兼顾国内,怎么可能不起异心,酿成萧墙之祸呢?此为其二。

自古英主,若有志规复故土的,必会练兵择将,等到后勤补给富足,然后才会举事。而今与蒙古可以称为接壤之地的地区非常辽阔,考虑到出师的路线并非一途,而是数路并进。请问陛下您的麾下又有几人可以独当一面呢?若无二三十良将,不足以驰骋沙场。陛下您麾下善战的兵卒又有几万?若分道进取京洛(宋室三京故地)能有几万?留守淮(两淮)、襄(襄阳)的又有几万?非得二三十万之众不能成事。或者,您也许会一拍脑袋说道:“哦,我们的将帅都威名在外,以意气招揽,以功赏来激励,推行到军队中,即能得将;收服降盗叛军,即可得兵。呵呵哒,臣实在不知所谓养兵的钱粮何来(大概指望大家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而无需开粮饷)。兴兵十万众,每日需耗费千金,补给线如此长,千里送粮,士卒个个都吃不饱饭,面带饥色。今国内百姓大多赤贫,大军一动,耗费甚多,这样下去又能坚持多久?战事一旦开启,就不能中途停止,如欲放弃,则前功尽弃,想要强撑,国家不堪重负。臣怕北方故土尚未规复,国内已经大乱。运粮如从淮河而入,虽有河渠可通,可这地方向来是匪患频发之地。若从襄阳出发运粮,更是得不偿失。行军作战,若粮道不能保障,就即便孙吴(孙武、吴起)为军师,韩彭(韩信、彭越)为帅,到了这份上,也是束手无策的。若他日粮草不继,进退无方,则必扰圣忧。此为其三。


当然,正常人的思路,理宗是不能理解的(怪不得日后脑壳被人拿去镶金嵌银当酒杯)。所以,自端平入洛起,宋室正式进入倒计时。

这个用户很懒,暂无签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读者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随笔网,散文随笔,心情随笔,生活随笔,情感随笔原创发布网站。随笔网,随心所悦,阅读改变生活。随笔网拒绝浮躁,拒绝空洞,拒绝无病呻吟,是中国第一个随笔随心悦读与心情记录交友网站。

手机扫一扫,下载随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