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网
查看: 528|回复: 0

赤子已逝 唯爱永恒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收听

0

听众

随笔LV2

Rank: 2

积分
90
发表于 2022-4-11 20: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家书》

第二遍看这本书了。其实我一直在寻找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主旨,却找不到确切的辞藻。我想,一定要用一个字来概括,那一定是爱。

傅聪无疑是幸运的,他才华横溢,事业有成;更重要的是他拥有善解人意的父母,在他出国期间无时无刻不在给予他关心。

似乎中国人一直是不善于表达爱的,特别是父母子女之间。这或许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我们一直主张“礼”,就算在家庭中也要有严格的礼仪。傅雷家就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傅雷对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可谓是“严于家教”的代表。孩子未出国时,他不曾表露出一份温柔;奇特的是,孩子出国后,傅雷的每一封信都流露着无限的思念与温情——家书成了两代人亲情流露的纽带,连接着彼此深沉的爱。

傅雷给孩子的爱是“跟上脚步”。他写到“我也尽力使自己不太冬烘,不至使你厌烦”,他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从肖邦谈到李赫特,从音乐谈到文学,从西方文化谈到东方传统……更令人惊讶的是,信件中父亲好像同时扮演着母亲、导师、朋友的角色,事无巨细地教导着一切:双手不要插口袋、应该多多写信去感谢给予机会的老师;千万不要压力太大、要学会控制情感……与其说是父子,不如说是忘年交。我有时真羡慕这种相处模式呢。正如傅雷所说“在你困惑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大二十几岁的朋友给你出主意,是一件幸运的事”。

傅雷给孩子的爱是言传身教。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给孩子的教育就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傅雷本人就是一个勤奋努力、一丝不苟的人,他亲自制订孩子们的课程规划,要求他们养成节俭、严谨的习惯。耳濡目染之下,他的教育虽有些太过严苛,成果却十分显著:钢琴家、特级教师,两个孩子都被调教得极好。他要求傅聪“先做人,再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可见他十分重视孩子的品德、修养。“德是做人立身之本”,傅聪出国期间,傅雷一直建议儿子写中文、看中文,还把国内大事都向傅聪告知,就是希望儿子不忘初心,时刻记得自己是华夏儿女。(如此爱国的傅雷不过后来发生的事就非常遗憾了……这也是这本书戳到我的地方之一)

傅雷给孩子的爱是默默支持。傅雷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无论是留学波兰、感情问题还是后来的出走英国,他都选择支持。信中很多所谓“父亲的教导”其实都是中肯的建议,建议归建议,选择权还在傅聪手上。充分的选择自由使傅聪逐渐成长为有主见、会思考的人,这使得他能在盛赞中认清自我,找到不足;在感情与事业之间找到相对平衡;并在异国他乡独立自主地生活。

父爱似海深,如山高。傅雷虽饮恨去世,但他教给孩子们的永远不会化作飘渺尘埃,而会永远镌刻在他们心里。这份深沉的爱,难道不是这位赤子留给更多赤子独特世界吗?赤子即使在最孤独的时候,也没有忘记爱啊……
这个用户很懒,暂无签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读者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随笔网,散文随笔,心情随笔,生活随笔,情感随笔原创发布网站。随笔网,随心所悦,阅读改变生活。随笔网拒绝浮躁,拒绝空洞,拒绝无病呻吟,是中国第一个随笔随心悦读与心情记录交友网站。

手机扫一扫,下载随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