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 发表于 2022-8-5 11:43:54

碎语宋代桂林石刻题目一二

古代在桂林做官的人会在公余之暇结伴出游,目的地是周边的诸奇山幽洞,借以遣兴陶情。其实这样的休闲方式唐代时就有了,两宋承续了前朝遗风并逐步达到高峰,又延续到元明清三朝。还整出了一大“副产品”——摩崖石刻,多达近二千件,后世管它称为“桂林石刻”。宋代题名最有名。

经验会告人常识,比如游览时不一定留下文字,反之,定有说法。两宋桂林石刻最早一件是题名,即《余献可熊同文等三人七星岩题名》,出现在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正常认知它定是宋之开端。其实,这只是一种角度。如果仅是时间,没问题。若是内容及行文方式,也就是最能体现特征的东西,那就未必了。因为它与前朝基本一致,作:姓名(含籍贯)+官职+地点+时间,唯一不同,是加上了书写者。具体如下:
尚書外郎熊同文/侍禁口閤
门祗候王真白/殿中侍御史
俞獻可/大中祥符五年九月
九日同来/獻可書

第一个出现“游”字的题名是天禧二年(1018)的《俞献可燕肃等三人七星岩题名》,尾署:“……孟秋月中元同游。”这种情况唐时已有。

二十六年后的庆历四年(1044),第一件写明游览地点的题名面世,它是《李永德周骙等五人七星岩题名》,尾作:“……同游木栖霞洞,题名石壁。”此种情况唐代也有。

巧的是这三件题名,是整个宋代四百余件石刻的头三件。时间跨度32年,地点全在城外东郊的七星岩。无意间透出一丝信息:当时尚未形成游览岩洞的风气,题名也尚未跳出唐人模样,只是延续。

钱锺书先生《谈艺录》首篇《诗分唐宋》里说:“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之殊……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有必要依此逻辑思考更真实地区分桂林石刻之唐宋题名。上述三件题名虽发生在宋,似乎不是宋题名,更应属唐题名。

仁宗后10年的10件题名,才是真正体现宋代题名的开始。它们是皇祐五年(1053)《孙沔、朱寿隆等四人龙隐岩题名》,至和二年(1055)《苏安世、赵扬等五人隐山题名》《苏安世、赵扬等六人雉山岩题名》,嘉祐三年(1058)《吴组、宋亿等五人华景洞题名》、《宋咸、肖固等七人游华景洞题名》,嘉祐五年(1060)《贾师熊、余靖等八人元风洞题名》、《贾师熊、余靖等八人龙隐岩题名》,嘉祐六年(1061)《李师中、谢鸿等六人华景洞题名》,八年(1063)的《赵休甫、谭舜臣等饯别题名》及嘉祐间(1057—1063)《伯泰题“嘉祐”二字》。8个不同人群,地点各异,有城北郊的叠彩山、宝积山华景洞;城东外的龙隐岩、龙隐洞,普陀山元风洞;城西外的青秀山;城北外虞山。这十年的题名数是前32年的三倍,且内容及行文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了5个首次:

1、首次出现题名、题记之分
嘉祐三年《宋咸、肖固等七人游华景洞题名》:“……因宴北郊,语临桂令梁庚闢莱沛地,得一古洞,有刻曰华景……游于是,贯之因本所以然而书其崖云。”

2、首次出现一次游两个景点
嘉祐五年《贾师熊、余靖等八人龙隐岩题名》,“是日游风洞、栖霞洞,遂游此(龙隐岩)”

3、首次出城郊、城外水陆一日游方式
嘉祐八年《谭舜臣木龙洞游观题名》:“……谭舜臣携累登石门,下临江岩(城郊),参唐代佛塔,览风帆沙鸟,江山之胜,此为最焉,遂舟过虞山(城外)。”

4、首次出现饯别题名
嘉祐八年《赵休甫、谭舜臣等饯别题名》:“赵休甫饯朱崖谭、舜臣于此。”

5、首次出现少字数题名
嘉祐间《伯泰题“嘉祐”二字》:“嘉祐/伯泰”。

以后的百余年题名,几乎保持着同样的“体格性”,也就更愿相信,是它们开启了灿烂的宋代题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碎语宋代桂林石刻题目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