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 发表于 2022-6-11 21:59:29

二十八岁教授课堂上的8句妙语

自古以来,无论老师在课堂上有多少妙语连珠、口吐莲花,能流传下的却是凤毛麟角、吉光片羽。毕竟它不如手写、印制出来的文字,是物质存在能让人反复品味,产生余音绕梁般的隽永。孤陋寡闻,印象中只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话被记录永传。

近期闲读意外发现还有另一著名学人八十年余年前的课堂妙语也被记录了下来,他就是钱锺书。

1938年8月钱锺书从牛津毕业,应母校清华之邀,到西南联大外语系当教授。于是便有了1938年10月~1939年8月这段西南联大的教学经历,时年他刚刚二十八岁。

钱锺书在西南联大除了给新生上大一英文外,还为外文系高年级学生开了两门选修课:“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和“二十世纪欧洲小说”。几十年后,班上的学生回忆说,钱先生讲课从不用中文,只是一口纯正的伦敦音,而且每每口吐莲花,妙语连珠。留在学生们印象中最深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往往妙语惊人,令人应接不暇”,“有些高不可攀”(许渊冲语),“既语句洒脱,敷陈自如,又禁邪制放,无取冗长。学生听到会神处,往往停笔默记,盖一次讲课即是一篇好文章,一次美的感受”,“钱师,中国之大儒,今世之通人也。”(许国璋语)遗憾的是,一个学年结束后钱锺书就离开了西南联大。一定意义上讲,钱锺书在西南联大课堂上的妙语能得以流传,是件非常难得的事,弥足珍贵。

当然这些妙语全原来是英文口语,流传的是被学生译后的中文。严格说,它不是钱锺书的话,依了广义,它就是了。稍有遗憾的是,这些稀罕妙语,只寻得区区8句:

1.理解就会原谅。
这是钱先生在讲《大学教育的社会价值》时的语言。课文说:“大学教育使你见到一个好人,就知道他是一个好人。”钱锺书道:“理解就会原谅”,是在教学生怎么看待所谓的“好人”与“坏人”。不要简单地用YES/NO看,现实中存在很多的灰色。当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看不惯、不舒服的就能得到原谅。

2.是个问号,而不是个句点。
一个有思想的人,年轻还未取得什么成绩时,会反复自问:“我是不是一个庸人?”其实这是急躁心理在作祟,急于求成。就算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也不例外。钱锺书给同学们一把解惑的钥匙:“这还是个问号,而不是个句点。”

3.自由以不违反纪律为范围。
这是讲课文《自由和纪律》时说的话。民国时的大学很结合实际,没有太多的空话,那是价值观初成的学生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梁漱溟有篇《中国文化的四大短处和两大精神》的文章,所谓的四大短处之一就是“缺乏纪律习惯”。

4.如果看戏不能入迷,那倒是艺术的失败了。
民国时的剧场里时不时有西方话剧演出,其中有《Romeo and Juliet(朱丽叶与罗密欧)》,大学生可喜欢看了。此时的钱锺书虽是教授,也只不过28岁,比他的学生大不了几岁,一样的年轻人。他就和学生们这样说:“有人看了Romeo and Juliet,自己就想做一个Romeo,去找一个Juliet。我想爱美是人的天性。如果看戏不能入迷,那倒是艺术的失败了。”由适时现象讲到艺术,不知不觉地传递美育。看不到一丝说教,满是独到见底,学生怎么会不愿听?

5.经典所以成为经典,和大多数人完全无关,是少数人的热爱造成了、维护了经典的存在。
当时的大一有阅读课,其中有《Arnold(亚诺德)》一文。钱锺书在讲解时这样解释什么是经典,以及它的产生过程。确实独到,还真可能就是事实。

6.一切都是问号,没有句点。
7.美容的特征在于:要面子而不要脸。
8.宣传像货币,钞票印多了就不值钱。

这三句没有找到具体上课内容。试着猜测,第6条与第2条“是个句号,而不是个句点”,应是同时;第7、8两条,也该和第3、4条类似,一样的联系现实社会。

8年前,钱锺书在清华外语系读书时,有“清华之龙”的美誉。哲学教授冯友兰这样评价:“钱锺书不但英文好,中文也好,就连哲学也有特殊的见地,真是个天才”。





http://suibicdn.suibiwang.com/pic/20220611/1654955209486423_937.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十八岁教授课堂上的8句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