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的中年男人 发表于 2021-11-30 22:51:13

创业初心

很多时候,对于创业者而言,老板是一个什么人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追求。
我是80后,按部就班地大学毕业,保送研究生毕业,在国企干了两年,在巨大一线城市生存压力下,辞职去了两家500强外企。在我忙着奔波生计的时候,我听了太多创业造富的故事。
2015年我正式开启了我的创业之路。我接触、走访了同行业中很多企业。其中很多都是90年代末或2000年初,靠着逆向外企产品发展起来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设备大都是国外进口,管理也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执行,已形成规模优势。其中不少还在A股上市,在行业细分市场都有了一席之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企业还是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
我当时的判断是,我在我从事的行业中,对于我而言,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团队,机会已经非常渺茫。
我内心深处还是不甘心,于是在接下来的3年里,我尝试了各种可能,注册了3家公司都失败了。2018年生意有了转机,我靠着进出口赚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同年投资了自己的工厂,虽然我们的技术能力当时在我看来,也非常一般;最大的问题就是研发投入过大,项目拖期对我的挑战就是持续性投入的资金。有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公司帐上就剩10多万元,连一个月工资都不够发放,每次都是等客户付了承兑汇票后马上贴现,用来支撑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工资。
后来生意慢慢好起来。但是客户付款越来越不及时。我们账面上应收账款越来越多,现金流压力一点都没减轻。
没人知道我在那段时间的焦虑。我像是一个走进漆黑漫长的隧道里,一个人喊几嗓子给自己壮胆。我常常一个人发呆,抽烟也越来越凶。
其实我已经看到黎明的曙光,但是黎明到天亮的时分,并不好过。
我曾经后悔投资这家工厂,我的妻子也经常抱怨,这些年除了在上海买了两套房子,给双方父母在老家买了房子,家里依然没有把钱用来改善生活。我把自己生活状态弄得非常糟糕之外,对家庭好像没有任何帮助。
可能是我自私的缘故吧。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执念,我想用自己的努力去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想证明一个西北山区农村走出来的人,赤手空拳来到上海,在市场没有机会的情况下,要往出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且还是重资本投入的制造业。
很多人不理解制造业企业的难度。人机料法环处处需要操心。一个企业的成长除了需要面对生存压力之外,需要人才团队的能力培养,公司管理流程、体系的建立,还需要考虑未来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产品规划。细化到每一天的工作里,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我经常说,企业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企业的文化。知识分子创业的最大缺点就是不灵活,最大的优点就是规规矩矩办企业。
现在社会上舆论导向是中国可以上天揽月、下海捉鳖,其实我们充其量不过是制造业大国,并不是强国。从材料、生产设备、工业软件等等都是依赖国外进口。我们产业并未升级,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力支撑下造成一种虚假繁荣的假象。
我们的国企效率低下,组织任命亦官亦商亦,企业管理不符合现代化管理制度;我们的头部民营企业,鲜有人赚钱以后投入国家战略领域的研发,选择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形成垄断盘剥老百姓,跟小摊小贩争利。
我们的金融机构,由于国家长期短期基础货币政策,金融机构逐利本性和风险控制造成了,业务只服务于少数人。于是,很多头部民营企业借着自己的影响力拿到牌照,办起了小贷公司。中小型民营企业几乎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我们的政府部门长期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并没有像美日在房地产高速发展过程中,严控商业地产和产业地产泡沫化,过渡热衷于第三产业,造成了举国创新力不足现象。
客观上来说,这几年国家不再提倡企学研结合的口号。无数失败的案例已证明企业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与研究机构应该回归基础理论研究上。总体来说,我们目前缺少像钱学森那样的技术战略专家。我们很多专家智库在欧美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最终迷失在前进的道路上。
说到科研腐败,不妨看看我们的服务中介就知道。从专利申请,到项目申报,我就不一一展开,点到为止。
科研要尊重最基本的科研规律。科技创新不是一天的事,是资金和人才要素在时间上的产物,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事。如果一个国家缺乏顶层设计,就会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尾气。
最近司马南先生批评联想的问题,不是我为联想辩护,是任何企业面对赚钱和科技创新道路选择上必须要面对的选择题。很明显,柳传志选择了一条更容易的道路。这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柳传志标榜自己是企业教父,确实不够资格。沽名钓誉注定有神话破灭的时候。
头部企业都是这样没有家国情怀,中小型企业更是空有情怀而能力不足。
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庞大的市场造富了一批企业家;这些企业家赚得盆满锅满以后,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得意自满、裹足不前,跟美国的一些企业家相比,甚至跟台湾的一些优秀企业家相比,总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至于企业家原罪问题,尤其是第一代企业家普遍存在。我觉得倒是没必要深究,我们国家本来对私产的保护相关法律建设不足,势必造成企业家更大的不安全感,加速了资本外流风险。
我们政府目前最应该亡羊补牢的事,还是重点放在培养中小型企业上面。我觉得目前国务院提倡的专精特新就很好。
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国企改革要借鉴新加坡淡马锡,头部民营企业家应该解决了生存问题以后,要把钱投向高科技领域。中小型民营企业家努力做到专精特新,在各自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应该停止争论,形成合力,为祖国强盛、民族复兴贡献各自的力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