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7242538 发表于 2018-4-8 11:17:44

《芳华》观后感

《芳华》观后感
其实也谈不上什么观后感,看完之后,想起了很多事情就随意写下来。
因为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的,现在想起,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时不时地问她:“现在这个是谁啊?我分不太清。”“我也不知道,大概是那XXX吧。”直到快要散场,我有点兴奋,终于分清了:“这是那谁吧?”“不是......”
不知是统一的服装造成了我的困扰,还是多个人物的特点塑造模糊,我总是不能分清谁是谁。大概是人物特点不明显吧,因为男、女主角我还是知道的,毕竟特点鲜明——男主是“雷锋”,女主众人皆排斥,经历坎坷。现在想来,其实都不重要。
电影结束后,朋友一脸沮丧。先是吐槽了观影环境,而后为弄不清电影的主线、想表达什么而苦恼。我想起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影片讲述了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地主家二少爷福贵历尽世间沧桑,人生苦难的悲剧。电影更多的是对故事的呈现,只管不断地依靠矛盾推动情节发展,把故事讲完。这大概是此类电影的特点,展现出状态或现象,留给观众更开放的思考空间。
既然认为是同一类型,免不了要做比较。在衬托主角方面,背景有所不同。《活着》里,福贵的苦难遭遇皆是由历史背景所衬,而《芳华》中,男、女主角的人生,伴随着历史背景和身边特定人物共同衬托:糊里糊涂的恋爱关系,身份高贵的高干子弟......看完《活着》,脑海中尽是福贵的悲惨遭遇,而《芳华》中,记得的除了主角的命运轨迹,还清晰地记得有一位心机婊和三角恋。
《活着》和《芳华》都是悲剧。说几处《芳华》的细节:一、人物设定。主人公的设定先是在文工团。无论是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军人生活的物质、设施大概都比普通群众优越。女主角刚到文工团时,就惊喜于可以天天洗澡。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依然有很多普通人不能有此条件。而在上世纪70年代,如此优越生活的人,经历都如此曲折、悲伤,何况是当时的底层群众?二、好人刘峰变坏人。当刘峰心中激荡,搂着林丁丁表达爱意被人发现时,林丁丁地处理有些吓到我了。在我看来,那并不是多大的错误,追求爱情,大方表达、认错,事情也就过去。然而林丁丁传谣,撇清自己、添油加醋,“好人”形象深入人心的刘峰无法被容忍,且没有人关心真相。三、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电影中的这句旁白,可谓是极具讽刺。在当时“政治挂帅”的背景下,刘峰竭尽全力地帮助所有人,可他的善良,显得那么孤独,还好有人懂他,但这位懂他的却是全剧中到处受人欺辱、排斥的人。
“好人”刘峰的悲剧的悲剧,是过渡标签化下的产物。诚然,标签本身无好无坏,它可以代表人或事的特点,更好被识别。但过渡标签化,往往会束缚自我、丧失真我。被贴上“活雷锋”的标签,哪怕是一丁点的错误,都会被无限放大。退一步讲,有人需要帮忙但没有帮,在这种标签下也是错误。
影片最后,旁白:他们从未结婚,却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当然“待人温和”是美好的品质无可非议,但我怕他们还一直被笼罩在过渡标签化的阴影下,没有活出真实的自我。若真是如此,我倒希望他们别那么像好人。
活出真我,张扬个性,是现在我们的追求。我们不希望被束缚在标签化下,每个人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想起一期综艺节目中,是关于完美生活的话题:完美生活的定义,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完美人生,一定要有充分的选择权。而确保你时刻有充分选择权的条件大体三点:金钱、智慧和健康。谈金钱虽很俗,但一定要有,财富可以增加选择权;有选择恐惧症,或者做出短视近利的选择也会很糟,所以智慧尤为重要;还要拥有健康,没有健康,很多事情将被迫选择。我们当然不奢求完美人生,但我们希望放飞自我、张扬个性,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非常不喜欢电影中带有旁白,处理不好难免会显得说教。我猜测大概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吧,毕竟这是追求轻喜剧、快餐文化的时代,大家都很忙的!)

《芳华》观后感其实也谈不上什么观后感,看完之后,想起了很多事情就随意写下来。
因为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的,现在想起,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时不时地问她: “现在这个是谁啊?我分不太清。”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那紧急信号吧。“ 直到快要散场,我有点兴奋,终于分清了: ”这是那谁吧?”不是......
不知是统一的服装造成了我的困扰,还是多个人物的特点塑造模糊,我总是不能分清谁是谁。大概是人物特点不明显吧,因为男、女主角我还是知道的,毕竟特点鲜明——男主是 “雷锋”,女主众人皆排斥,经历坎坷。现在想来,其实都不重要。
电影结束后,朋友一脸沮丧。先是吐槽了观影环境,而后为弄不清电影的主线、想表达什么而苦恼。我想起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影片讲述了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地主家二少爷福贵历尽世间沧桑,人生苦难的悲剧。电影更多的是对故事的呈现,只管不断地依靠矛盾推动情节发展,把故事讲完。这大概是此类电影的特点,展现出状态或现象,留给观众更开放的思考空间。
既然认为是同一类型,免不了要做比较。在衬托主角方面,背景有所不同。《活着》里,福贵的苦难遭遇皆是由历史背景所衬,而《芳华》中,男、女主角的人生,伴随着历史背景和身边特定人物共同衬托: 糊里糊涂的恋爱关系,身份高贵的高干子弟。.....看完《活着》,脑海中尽是福贵的悲惨遭遇,而《芳华》中,记得的除了主角的命运轨迹,还清晰地记得有一位心机婊和三角恋。
《活着》和《芳华》都是悲剧。说几处《芳华》的细节: 一、人物设定。主人公的设定先是在文工团。无论是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军人生活的物质、设施大概都比普通群众优越。女主角刚到文工团时,就惊喜于可以天天洗澡。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依然有很多普通人不能有此条件。而在上世纪70年代,如此优越生活的人,经历都如此曲折、悲伤,何况是当时的底层群众?二、好人刘峰变坏人。当刘峰心中激荡,搂着林丁丁表达爱意被人发现时,林丁丁地处理有些吓到我了。在我看来,那并不是多大的错误,追求爱情,大方表达、认错,事情也就过去。然而林丁丁传谣,撇清自己、添油加醋,“好人” 形象深入人心的刘峰无法被容忍,且没有人关心真相。三、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电影中的这句旁白,可谓是极具讽刺。在当时 “政治挂帅” 的背景下,刘峰竭尽全力地帮助所有人,可他的善良,显得那么孤独,还好有人懂他,但这位懂他的却是全剧中到处受人欺辱、排斥的人。
“好人“ 刘峰的悲剧的悲剧,是过渡标签化下的产物。诚然,标签本身无好无坏,它可以代表人或事的特点,更好被识别。但过渡标签化,往往会束缚自我、丧失真我。被贴上 ”活雷锋” 的标签,哪怕是一丁点的错误,都会被无限放大。退一步讲,有人需要帮忙但没有帮,在这种标签下也是错误。
影片最后,旁白: 他们从未结婚,却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当然 “待人温和” 是美好的品质无可非议,但我怕他们还一直被笼罩在过渡标签化的阴影下,没有活出真实的自我。若真是如此,我倒希望他们别那么像好人。
活出真我,张扬个性,是现在我们的追求。我们不希望被束缚在标签化下,每个人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想起一期综艺节目中,是关于完美生活的话题: 完美生活的定义,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完美人生,一定要有充分的选择权。而确保你时刻有充分选择权的条件大体三点: 金钱、智慧和健康。谈金钱虽很俗,但一定要有,财富可以增加选择权; 有选择恐惧症,或者做出短视近利的选择也会很糟,所以智慧尤为重要; 还要拥有健康,没有健康,很多事情将被迫选择。我们当然不奢求完美人生,但我们希望放飞自我、张扬个性,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非常不喜欢电影中带有旁白,处理不好难免会显得说教。我猜测大概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吧,毕竟这是追求轻喜剧、快餐文化的时代,大家都很忙的!)

2297242538 发表于 2018-4-9 08:14:55

谢谢大家阅读,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留言交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芳华》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