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书岁月 发表于 2021-3-7 23:10:51

忆秦娥·萧声咽

忆秦娥·萧声咽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此词为李白所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秦娥”又名弄玉,相传为秦穆公之女,嫁于山吹箫的萧史,日日与萧史学箫作凤鸣,秦穆公为之筑凤台以居,后夫妻乘凤飞天而去。此处作者借秦娥代指长安城中的一位美丽女子。《方言》卷二云:“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这里作者反用《列仙传》中秦娥与萧史之传说,善吹箫的萧史和秦娥相爱结为夫妻,并乘凤而去,是那般美好,可是这位秦娥呢?单身独宿,只能与相爱之人在梦中相遇,偏偏美梦又为凄切的箫声所打断,醒来所见唯有窗外那清冷的月色,心中除了悲凉又剩下些什么呢?一个“咽”字不仅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还烘托出秦娥内心的失望,流露出哀婉欲绝的情思。“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三句中“秦楼月”即是按照本词词调的要求再重复,同时也承上启下由月色过渡到柳色。“柳”从汉代有了折柳送别的传统以后本就是离别意象中重要的角色之一,在这里词人用上这一经典意象不够,竟还加上“霸陵”。“霸陵”是汉文帝刘恒之陵墓,陵墓附近有桥名为“灞桥”,是长安人士的送别之所。《三辅黄图》有云“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不仅点出词人的伤别之意,同时还交代了“秦娥”那由柳色触发的关于当年离别之景的回忆,即照应前文的“梦断”又为后文埋下伏笔。我却觉得那“年年”二字最为断肠,不仅将那年复一年期盼着与爱人相聚的痴情女子刻画出来,还道尽了无数年无数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整个上阙,句意跳跃极大却又句句连贯,脉络清晰,写尽“秦娥”梦断之后的所见所思。“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在这里紧承“伤别”二字,一方面交代了女子登高望信的地点和时间“清秋”进一步渲染凄凉的氛围,另一方面还交代了望信的结果。“音尘”本指声音和尘埃,这里代指“音信”。“音尘绝”三字写出的不只是那秋那古道的寂静冷落景象,还有那“秦娥”孤独无望,欲哭无声的心境。下两句更是按照词调要求再次重复“音尘绝”,进一步在西风残阳下去渲染女子等不来所爱之人音信的悲凉心境。那借着“汉家陵阙”抒发的怀古伤今之情不言而喻。同时最后两句又与上阙的最后两句相照应,整首词从年年伤别的怀念远人到残照陵阙的怀古伤今,气象渐渐开阔,意象也就尤为甚远了。   其实,在试着一点一点的去更多的了解这首词的时候,心不知不觉就被词中那悲凉之情给侵染了,反而极少去考虑词中的许多深意,更多的还是那“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感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忆秦娥·萧声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