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书岁月 发表于 2020-2-14 21:09:00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读后感(一)



这本书的英文名字为《supernormal》(超正常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格·杰伊所著的,讲述关于“复原力”的积极和现实意义的一本书。在书中作者用她善于倾听的耳朵和小说家般精彩的文笔,探讨了在遭遇创伤后,我们如何获得力量,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复原。作者在这本书中曾谈到她希望阅读这本书的人,都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生活。事实也是如此,作为一名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从这本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更清晰的认识了自己,也在尝试着和过去的自己和解。这本书对于我而言,很有意义。
整本书一共分为十八章,作者在每一章中都穿插着一些“supernomal”的故事和一些心理学研究。第一章,名为《超常者》。在这一章中,作者借超常者海伦的故事向我们提出了本书重点要探讨的话题“复原力”。所谓复原力。是指一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或持续不断的重大压力时,能够表现出的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海伦,幼年时生活在旧金山郊区的一栋普通公寓中,她的弟弟因为半夜偷溜出家而溺死在自家的游泳池中。沉溺于丧子之痛中的父母不止不愿意搬离这个伤心之地,还忽略了对海伦的关心,这导致海伦在十来岁时也开始偷偷的在半夜溜出家门。这种行为,最初只是源于对弟弟溜出去看到的世界的好奇,但一次次的尝试中海伦渐渐地爱上了这种感觉。因为每一次溜出家门,站在昏黄的路灯下时,她都可以不再扮演父母需要她成为的强者,不需要佯装坚强,更不需要拯救任何人。大学毕业后的海伦,依然是白天那个父母的骄傲。大部分时间,她跟随一个非政府组织,奔走在世界各地,为非洲的社会正义活动,为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气候正义而努力。这种状态持续了十年左右,打破的原因是因为她接到了她父亲自杀的消息,不得不回到家,在家乡找了一份为总统竞选活动担任筹款人的工作,以便就近照顾她的母亲。尽管童年的遭遇让她能够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找到应对方法,但是海伦的内心却一直不平静,她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觉得自己不具备复原力。1962年心理学家维克多·格策尔和他的妻子在合著的《卓越的摇篮》一书中,谈到了他们对那些向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并至少拥有两部以上的自传的的名人的一项调查结果。其结果表明,杰出人物中3/4的人在儿童期就饱受贫穷、家庭破裂、父母酗酒、残疾、疾病或其他不幸的折磨。而这些折磨冶炼了他们的性格,使他们像海伦一样变得异常坚强,成为了“梦想的坚守者”,也就是标题中的超常者。

当然这些逆境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具有其他的现实意义。2004年一项“逆境关联性”的 调查研究显示,80%生活在逆境中的儿童至少还面临着另外一种问题。50%的人还面临着另外三种问题。早期逆境往往不是一次性事件,其影响不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结束,而是会一次又一次的影响着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形成一种“累积性创伤”这种创伤会贯穿他们整个童年,最让人难受的是这种影响往往只有成年了再回头看时才能意识到,就像第二个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读后感(一)